进入秋冬季节,流感疫苗接种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对此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技师刘倜介绍,根据我省流感监测情况,每年秋冬季是我省流感的高发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建议6个月及以上且无禁忌证的人群,特别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6月龄至5岁儿童,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人员,结合自身健康状态积极接种。
在9月22日举行的“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上,刘倜表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引起发热、咳嗽、咽喉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根据生产工艺不同,流感疫苗分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及以上人群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可用于3—17岁人群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后,通常需要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抗体一般可维持6—8个月。“为了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形成免疫力,建议最好在每年的9—10月份完成接种。如果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未能完成接种,在整个流行季内均可接种。”刘倜说。
他表示,近几年,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国内主要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就是指监测到的上述3种流感病毒。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就是在三价流感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可根据需要接种,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剩余46%接种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刘倜回答说,为了确保流感疫苗接种过程顺利,并且达到最佳保护效果,首先要确认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或者病情稳定控制后接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接种。
接种前,避免剧烈运动,最好穿着宽松衣物,便于穿脱。接种时,要主动与医师沟通自身健康状况,如实填写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表。接种后,要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再离开接种门诊。要防止接种部位感染。
还需科学处理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如接种位置出现红晕、肿胀、疼痛、硬结等和全身反应,包括发热、乏力、头痛、嗜睡、肌痛等,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自限的,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退,极少出现重度反应。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超过3天,需及时就医。
他表示,三价和四价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可与其他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三价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必须间隔4周以上才可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发布于:山东省股票配资公司比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